隨著高齡化社會,許多中年後的二次購屋者,開始對於沒有電梯、只有樓梯的公寓產生疑慮。
也有許多透天屋主開始評估是否要在家裡安裝樓梯升降椅或電梯。
然而,樓梯也有分好走跟不好走的。
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,我的老家是四十多年的長型透天(簡稱A棟),雖然從一樓走到二樓要走19階,但從小這樣走到大,卻感覺非常輕鬆。
近十五年來非常流行短透天,有數次去親戚家的短透天(簡稱B棟)住上幾天,雖然只有17階,但是走起來卻微微稍喘
一開始沒有想太多,以為只是環境不同而已。後來我推測可能是階高的關係,於是拿著捲尺到現場量,發現A棟的樓梯階高為18.8公分、B棟的樓梯階高為19.8公分,原來,只差1公分,就會影響到上下樓的身體負擔。
後來我再進一步查詢,發現,身高較矮小者,對於階高高差更為敏感,這也是為什麼建築技術規則會建議國小校園樓梯,樓梯階高要設置在16公分以下。也就是說,身高180公分的人,其實對於19.8公分或18.8公分的階差並不會有明顯差異感受,而像我160公分以下的人,差一公分就差很多了!
以上這些資訊,如果是自地自建者、老屋全面翻修,更可以納入參考,在蓋屋時就把階高設在舒服的尺度。而選購中古公寓或透天的人,也可以透過樓梯階高來評估未來在上下樓時的舒適度。